大气环境之燃煤发电

 

2013年1月有4次雾霾笼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都被雾霾笼罩,随着“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政策的实施,大气环境逐年好转。但2020年的1月下旬在疫情期间,雾霾再次袭击京津冀地区,引起人们广泛思考。每次雾霾来袭,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力行业对雾霾的贡献,因为电力行业消耗了全国46.5%的煤炭。

文中图片

燃煤电厂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实质上包括可过滤颗粒物 (FPM) 与可凝结颗粒物 (CPM) ,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排放标准中的烟尘实际为FPM。美国环境署(EPA)对CPM的定义为:该物质在烟道温度状况下在采样位置为气态, 离开烟道后在环境状况下降温数秒内凝结成为液态或固态, 该类物质通常以冷凝核的形式存在,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μm, 属于微细颗粒物。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无任何国家出台燃煤电厂的可凝结颗粒物排放标准。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燃煤电厂的烟气治理技术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吸收了全世界烟气治理的经验,自主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治理技术与工艺路线,如在国外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高效的pH值分区脱硫技术 (包括单塔双pH值、双塔双pH值、单塔双区等)和复合塔技术(包括旋汇耦合、沸腾泡沫、旋流鼓泡、双托盘、湍流管栅等),不仅将脱硫效率从原来的95%提高到99.7%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在抑制可凝结颗粒物生成的同时,高效脱除可凝结颗粒物。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对山西某电厂的旋汇耦合湿法脱硫系统的测试表明,旋汇耦合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对可凝结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三氧化硫的脱除效率高达87%。

大量的测试结果表明,用于超低排放的干式电除尘、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等对CPM都有一定的脱除效果,与早期的烟气治理技术相比,CPM的综合脱除效果可提高90%以上。近年来,我国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及产品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而且出口美国、德国、日本、土耳其、印度等40多个国家,推动了清洁煤电技术的全球应用。不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建燃煤电厂采用中国的烟气治理技术,而且欧美等发达国家燃煤电厂的改造也采用中国的烟气治理技术,且普遍采用湿烟气排放。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安全健康教育网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