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饭,老得慢(一)
不少人看到自己父母身体状况变差、被慢性病困扰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治好病”。实际上,对于一部分老年人来讲,“吃好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提示,为了避免老年人衰弱(指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发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动物性食物充足,常吃奶、豆制品
(1)动物性食物换着吃。动物性食物包括鱼虾贝等水产品、畜禽肉、蛋、奶类,以及一些动物内脏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率高,有利于延缓肌肉衰减的发生。此外,每日三餐都应有动物性食物,如早餐可食用鸡蛋、牛奶、豆类等,中餐、晚餐可食用畜肉、禽肉、鱼、蛋、大豆及豆制品等。不宜集中在一餐摄入大量蛋白质。摄入总量应争取达到平均每日120-150克,并应选择不同的动物性食物,尽可能换着吃猪肉、羊肉、牛肉等畜肉,鸡、鸭等禽肉,鱼虾类以及蛋类食物。其中鱼40-50克,禽畜肉40-50克,蛋类40-50克。
(2)吃不同种类的奶类食物。大多数老年人没有食用奶制品的习惯,但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有研究结果表明,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对促进肌肉合成、预防肌肉衰减很有益处。牛奶中钙的吸收利用率也很高。所以建议老年人尝试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奶制品,如牛奶和羊奶等鲜奶、酸奶、奶酪、炼乳、或者老年人奶粉等,并坚持长期食用。其中奶酪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A、核黄素含量是鲜奶的7-8倍,比较适合食量小的老年人。推荐的食用量是每日300-400毫升牛奶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相当于奶粉30-36克);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考虑饮用低乳糖奶或酸奶。
(3)常吃豆制品。以大豆类食物作为原料制作的发酵或非发酵食品种类十分丰富,如豆浆、豆腐、豆腐干、豆皮、豆腐脑、豆酱、黄豆芽等,口感细软、品种多样,备受老年人的喜爱。老年人可以做多样选择。以保证摄入充足的大豆类制品,达到平均每天相当于15克大豆的推荐水平。几点。
来源:搜狐健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