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正确补钙方式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正确的补钙方法有哪些?
食物补充 奶制品、豆制品、虾皮、芝麻、新鲜蔬菜等,多种营养素吸收可有效提高钙的利用。
药物补钙 无机钙(碳酸钙、磷酸钙等)、有机钙,充足钙量的摄入对老年人尤其重要,同时每天需半小时户外日光照射,产生足够的活性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
巧用力学补钙 力学作用在骨骼对钙的吸收作用巨大,比如重力作用。行走、肌肉力量训练等都对钙吸收有助益。当不喜欢运动的老人卧床休息或久坐沙发时,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这时钙摄入难以进行。太空中的宇航员缺乏重力对骨骼的刺激,非常好的身体都会发生骨质疏松。
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户外活动和行走,让骨骼对抗重力,促进钙的正向摄入。如果有骨关节炎不能行走太多,或者瘫痪在床,则可用拉力器训练,按摩和冲击波物理刺激肌肉,适当力学刺激可促进骨骼钙吸收。同时可进行四肢非负重运动,肢体对抗训练,延缓钙的流失。
钙要补够量 人体每天需钙1000mg体外摄入,30岁后如果不注意补钙,钙需要从骨骼的库存中取出,加速钙流失。中国人饮食以米、面、蔬菜为主,钙含量较低,建议每天两袋鲜奶(含钙量约400mg)才能达到最低日需量。老年人日需量要大于1000mg,食物中含钙量不足,就需要从药物中补充了。
增加钙的吸收 补钙量充足后,如果有胃炎肠炎,则需要用药改善胃肠炎促进钙吸收。适量的活性维生素D3的摄入,也大大提高了钙的摄入效率。
来源:人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