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不能“野蛮”生长(二)

 

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可以借鉴四川省联合发布通知的做法,明确未开发区域的管理要求和惩处规定,切实将“野生”景点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对于恶意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追究责任,引导游客清醒知道“野生”景点不是法外之地,促使游客心存敬畏、胸怀敬重,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为了博眼球盲目“打卡”。要强化旅行社、旅游企业的管理,杜绝为了游客、流量而无限制地满足游客的体验感、获得感,从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文中图片

地方政府还要敢于及时出手,对于有可能出现大批量游客的自然保护区域要及时发布公告劝阻或关闭景区。今年国庆节前,四川省甘孜州发布公告,关闭可能因人流量巨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景区,这一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文中图片

对于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来说,要高度重视在饮用水水源地等未开发开放区域的探险、露营、打卡行为,既要强化宣传引导,让游客清晰知道保护区域范围和法律法规要求,也要把握好特殊时间节点、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巡查检查,及时劝阻进入环境敏感区域的违法活动,避免造成生态破坏或带来环境风险。

来源:中国环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安全健康教育网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