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新挑战(三)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设备的广泛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立法层面明确生产者及其他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例如,明确规定光伏企业需对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包括废弃后的回收处理等。健全强制回收产品目录,将光伏产品纳入其中,并完善回收网络体系,对回收流程实施有效的监管。参考欧盟的做法,要求光伏企业按一定标准预缴回收基金。这笔基金可用于补贴回收企业的运营成本、技术研发投入等。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光伏企业研发可降低回收成本的技术。
例如,引入生态调节机制,根据光伏产品的可回收性、环保性能等因素,对企业的回收基金缴纳标准进行差异化调整。对于采用环保设计、易于回收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适当降低其回收基金缴纳额度,反之则提高,以此激励企业主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成立专门的生产者责任组织,由光伏企业共同参与管理。这一组织负责协调企业的回收责任履行、回收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等工作,同时与政府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机制,要求光伏企业定期报告其产品的生产、销售、回收等数据。
加强对光伏企业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履行责任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同时,建立公众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实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