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隐形油”
控制摄入油量是维持健康饮食、预防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如何控制日常油量摄入?
警惕 “隐形油”:避开高油食材与加工品
除了烹饪油,很多食材和加工食品中隐藏着大量油脂,需重点排查:
高吸油食材:控制用量或预处理
蔬菜类:茄子、青椒、豆角、蘑菇(吸油量可达自身重量的 20%-30%),建议先焯水(焯水后食材表面湿润,吸油量减少 50%),再用少量油炒;或切小块、薄片状,缩短烹饪时间,减少吸油。
主食类:油条(1 根油条含油 10-15 克)、油饼、葱油饼、炒面(炒 1 份面需油 15-20 克),每周食用不超过 1 次,替换为全麦面包、杂粮粥、蒸红薯等无油主食。
加工食品: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购买包装食品时,重点关注两个信息:
配料表:油脂(如大豆油、棕榈油、氢化植物油、起酥油)排名越靠前,含油量越高(如饼干、薯片、方便面面饼,油脂含量常达 25%-50%)。
营养成分表:“脂肪” 含量>15 克 / 100 克的食品(如蛋糕、蛋黄派、辣条),需严格控制摄入量,每周不超过 1-2 次,每次不超过 1 小份。
来源:人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