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花样多,骗子套路层出不穷,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不容小觑的新型诈骗方式——冒充消防诈骗。那这种诈骗套路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成为当下最容易让人上当的骗术呢?
相信大家对破获的11.24冒充消防诈骗案都有所耳闻,该案件就是最典型的目前流行的骗局,以下内容改编自真实案例。
骗子A:“您好!我是XX消防大队后勤部门李部长,大队需要购买工程修建服务,如你有认识的建筑公司,请公司负责人给我打个电话……”
受害者1:“李部长你好!有的,我有一个朋友在建材公司”
骗子A:“好的,感谢,请您让他联系我,消防大队急需解决这个问题。”
(受害者1把李部长的电话给了受害者2)
受害者2:“喂,您好,李部长,我是xx建材公司的xx,是(受害者1)推荐来的,请问您需要什么呢?”
骗子A:“你好,大队需要购买工程修建服务,希望你们单位能尽快和我们大队合作,大概200万的工程量。”
受害者2:“那真的太好了!我这就着手准备。”
骗子A:“不过,我们工程里的消防设施只能在国家指定的工厂购买,其他的材料就由你们采购吧,不过我们资金还没批下来,已经在办了,你们能不能先订购所需的消防设施,等资金下来,大队将一次性付清工程款!”
受害者2:“好的好的!请问应该在哪里购买消防设施?”
骗子A:“我把购买方式发给你吧,工程紧急,事不宜迟啊。”
受害者2:“好的,我立马去买!”
(骗子A把另一冒充经销商的骗子B的电话给了受害者2)
受害者2:“XX,你好,我是XX消防大队李部长介绍来你这采购材料的。”
骗子B:好的,要采购材料得先交一定的定金。
受害者2:好的。
在缴纳了定金后,“李部长”和“经销商”双双消失,而后发现消防大队根本没有“李部长”!
为什么该骗局容易让人上当?
一、首先受害者1是骗子精心挑选的,一般骗子会挑选政府公职人员,这一类人的联系方式都是公开透明的,很容易获取,且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二、受害者1出于好心,给朋友介绍生意心切,且因为自己仅仅是做个顺手人情,便会疏于防范,很容易就把骗子推荐给了受害者二;
三、受害者二误以为受害者一与骗子假冒的消防大队领导认识,对骗子的身份不会质疑,因此掉入了骗子的圈套之中。
举一反三
骗子可能还会以其他的名目进行行骗,比较常见的有:购买行军床、订购军用罐头、购买军用床褥、演习订餐、购买消防器材、地面做硬化等等。


公安提醒
一般情况下消防部门不会以任何名义外包或指定工程,更不会电话要求购买任何消防产品。
如遇到上述类似手段,企业及个人一定要提高警惕,第一时间鉴别当事人的身份真假,110报警或拨打我市消防部门电话“7299988”予以查证,如果证实为消防诈骗行为,应收集好相关证据,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公安机关迅速破案。

由于骗子冒充的消防部门需要采购的材料数目大,金额高,一旦有人受骗很可能就会缴纳巨额定金,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一场骗局,就可能令人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