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为何要全球召回矿泉水,对其有何影响?
安全健康教育网2月27日讯:据“中央社”报道,近日,推出“无印良品”品牌的日本良品计划公司宣布,因部分商品被验出含超标的致癌物质,将主动下架瓶装的“天然水”与“矿泉气泡水”共约59万瓶,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启召回。
为何要启动全球召回?
下架的原因是在日本生产的“天然水”被验出含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标准值的致癌物质。
召回多少?
据报道,良品计划公司主动下架的商品是2018年7月4日起到2019年2月21日为止,在日本、台湾、香港以无印良品品牌贩卖的“天然水”约50万瓶、“矿泉气泡水”约9万瓶。
为何会出现致癌物?
据悉,良品计划公司宣布召回的商品是330至500毫升的矿泉水,这些商品2018年7月开始在无印良品的店铺、网络贩卖,商品是委托日本富山县黑部市的黑部名水公司制造。
报道称,根据良品计划公司自行调查在日本境内贩卖的矿泉水的结果,该“天然水”所含致癌物质是食品卫生法所规定标准值的2至4倍,相当于每公升含0.02至0.04毫克致癌物质溴酸。
据悉,良品计划公司还没找出问题的原因,但决定召回已出货的有关商品。本次召回的范围除日本国内之外,也在海外进行。
对无印良品有何影响?
归纳资料可知,“无印良品(MUJI)”是一家创始于日本的杂货品牌。“无印良品(MUJI)”直译过来的意思是“没有商标的优质物品”,这反映了这一品牌的初始设定——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下滑、消费低迷,民众除了要求产品的品质上乘外,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低价产品出现。在这一背景下,“无印良品”公司创始人木内正夫提出了“反品牌(也称作无品牌)”概念,创办了“无印良品”公司,宣传会提供包装较简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但“物超所值”的好产品。这一概念极大地迎合了当时、当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令无印良品在商业上获得了较大成功。
但该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却与其在日本的情况大相径庭。2005年,无印良品进入到中国后,一直被推崇为“城市中产”、“文青青年”的生活方式品牌,因此,其在日本销售时所提倡的“物超所值”、高性价比的优势,在中国门店里面,我们很难看到——与快时尚品牌定价相差无几的服饰、动辄上百、上千的家居用品的确令人很难将无印良品与“实惠”、“低价”联系到一起。
尤其是受制于业绩增长压力,自2014年10月起,无印良品在中国推出“新定价”策略,降价频率基本达到每年两次。进入2019年不久,记者就从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获知,无印良品对部分商品进行了重新定价。但从近年来的销售增速上就能看出,这些降价策略显然并没有大幅度地刺激到销售增长。
而且,不断降价的举动与它“中产阶级消费品”的定位已经有所背离。有观点认为,如今无印良品在塑造了代表品质的中高端形象后,屡次降价的市场策略难免让人感觉有“消费降级”的嫌疑,因此其核心受众——中产群体可能已经渐渐不愿意再为与这两年市场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相悖的,色彩单调、没有标识的无印良品产品买单。此次矿泉水致癌事件的爆发,无疑是给了无印良品沉痛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