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检查意义及禁食
我们去医院做的很多检查项目都需要你保持空腹状态,那么到底怎样才算空腹呢?关于空腹的定义,总结起来有两种说法:在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空腹一般指饭后4至5小时。食物消化需要4至5小时左右,消化后人体会感到饥饿,这就是上文所说的“空腹”情况;而医学上的空腹,指8至12小时不进食。这个标准会比生活中说的空腹标准严格一些,因为很多医学检查都是需要空腹的,不然会影响检查结果。
空腹检查约在几点比较好?空腹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约空腹体检的标准是宜早不宜迟:早上6:30至8:30,最迟不宜超过9:30。空腹超过12小时再抽血,虽然抽的还是空腹血,但内分泌激素会影响血糖等指标的准确性。
空腹检查前能喝水么?一般空腹检查需要禁水6至8小时,但“禁水”的意思是不能大量喝水。如果感觉口渴,可以喝小于200ml的水,但只能喝白开水,不能喝饮料、茶水、咖啡等,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饿着肚子最不应该吃这些
空腹别喝酒
空腹的状态下喝酒,酒精更容易刺激胃黏膜,会引起胃炎和胃溃疡,另外空腹状态下,酒精更容易被吸收,很容易醉酒。在喝之前可以吃点主食或喝点牛奶,会相对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空腹别吃刺激、辛辣食物
酸的、辣的、凉的食物都不建议空腹吃。刺激性的食物一样会刺激胃黏膜,会导致肠胃痉挛、胃绞痛以及腹泻。如果你的胃足够“强壮”,一两次这样可能没事,但经常空腹吃刺激性食物,有可能会诱发肠胃疾病。
来源:人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