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噪声污染 构建宜居环境(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噪声污染日益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身心健康。一些国家通过出台针对性法律法规、绘制城市噪声地图、安装科技降噪设备、增强民众文明意识等方式,努力降低噪声污染,积极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在德国柏林租住房屋,租赁合同中通常包含着房客应在“安静时间”避免产生噪声的规定:周一至周六,“安静时间”为下午1时至3时、晚10时至早7时;周日及公共节假日的全天时间。
安静时间”是一项具有德国特色的规定,各联邦州有差异,但差别不大。如果邻居认为有住户在“安静时间”制造噪声扰民,可以向该住户直接指出或报警。根据情况不同,相关住户可能会被处以警告、最高额为5000欧元的罚款,甚至被起诉至法庭。因此,绝大多数德国居民在“安静时间”严格遵守规则。
在噪声治理方面,德国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技术措施。德国1974年通过的《联邦排放控制法》,本着“污染者买单”原则,对交通、工业、邻里、移动机械等4项主要噪声来源制定规则。2005年,德国根据欧盟《环境噪声指令》对《联邦排放控制法》进行了修改。此外,德国政府还针对航空、道路交通、工业等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
在噪声治理的措施方面,德国将噪声污染控制分为3个层级:首先要从源头上避免噪声;第二优先级是减少传播途中的噪声;最后是减少接收者层面的噪声。为精准施策,政府部门对主要道路、铁路、机场及城市群绘制噪声地图,并据此与各地民众商讨制订减少噪声行动计划。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