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春困动起来
春天来了,有点春困?中医专家告诉你,解决春困不是靠多睡觉,而应该祛湿升阳气,适当动起来!
当空气湿度升高,外部环境的湿气就容易困阻人的脾胃。脾受湿气的困阻,运化能力减弱,又产生内湿,无法排出水湿与浊气,出现“脾为湿困,运化无力”,人就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大便溏泄粘厕所、小便混浊或淋涩不畅、皮肤湿疹、疮疡反复发作、莫名皮肤发痒、下肢水肿、舌苔厚滑粘腻等。
因此清湿气的关键在于健脾。但春天是肝旺之时,中医提醒,此时需要温和地祛寒湿,避免使用过于辛温香燥的祛湿驱寒之物,以免点燃已旺的肝火。旺盛的肝气会克脾土,令人脾胃更虚;脾胃虚弱后又容易内生湿气。因此若本就内有寒湿的人,雨水就会加重中焦的寒湿,导致上浮的肝气郁堵在体内,所以有些人就会出现既有湿气重,又容易上火的情况。
如果经常感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胸闷腹胀时,可以一周喝两三次藿香陈皮饮,祛湿醒脾。而养生食疗,也可用春季时令的艾叶炖老母鸡汤,散寒祛湿。
来源:健康中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