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和致癌
有人认为隔夜的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高,吃多了会致癌,但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紧密。
首先,亚硝酸盐≠直接致癌。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在大量、反复摄入后,在胃酸作用下,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亚硝胺,而这个亚硝胺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为 2A 类致癌物,才会有风险。看到没?大量、反复两个词划重点!
其次,日常饮食远远达不到致癌的量。成人亚硝酸盐中毒剂量约为200毫克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在冰箱冷藏室里存放24小时的隔夜菜(不算腌制蔬菜、加工肉类),亚硝酸盐含量不会超过10mg/kg。
再次,亚硝酸盐的含量还跟隔夜菜储存和食材有关系。浙江宁波食检院就隔夜菜做了一个实验,将做好的菜分别放置于4℃(模拟冰箱)和25℃(模拟常温)的环境中储存,分别检测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后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在4℃的环境下,菜肴中的亚硝酸盐在各个时间段的含量基本上与刚出锅时一样,没啥变化。但在25℃的环境中,“叶菜”类的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上升,而肉类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
所以简单来说,普通饮食隔夜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一般不会超标,达到致癌还需要符合多种条件。
来源:科普中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