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染

 

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当臭氧污染发生时,往往是蓝天白云,人们难以察觉,甚至有“空气很清新”的错觉。臭氧形成机理较为复杂,在夏季或中午时段,随着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光化学反应加剧,臭氧污染也随之加重。

文中图片

我国从2013年开始,将臭氧纳入大气污染物常态化监测。2022年3月以来,我国部分重点区域气温同比偏高、相对湿度偏低、降水偏少,有利于臭氧生成。1—4月,339城市臭氧平均浓度为1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5%。重点区域中,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臭氧浓度同比升幅超过2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同比升幅超过10%。

文中图片

根据臭氧生成机理,一年中,臭氧污染一般从五月开始增长,七八月份到达高点,进入秋季后逐步降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议,在阳光强烈的夏季,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室外活动,减少室内通风换气次数,特别是12—16点的高温时段。外出时,敏感人群需做好防护,可佩戴帽子、眼镜及口罩等。

油气中的VOCs是生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中心建议,可选择夜间加油。夜间避开高温辐射,降低臭氧污染,汽油体积更小更实惠。装修时,可选择水溶性或低挥发性的环保材料,减少甲醛等VOCs的挥发和吸入。

来源:中国环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安全健康教育网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